撰写此篇文章之契机,是基于在网上看到有人提出一个问题,笔者摘录下来:在我看来,宝黛恋爱似乎是大观园中无忧无虑生活的产物,在物质生活不用愁的条件下,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似乎就是围绕小后代之间的,甚至是些幼稚的事,我看不懂宝黛恋爱的清新脱俗之处到底是什么?笔者看到这个问题,沉思良久,大脑中迅速搜寻《红楼梦》文本中能证明宝玉、黛玉的恋爱差别凡响之处,最终哑然失笑——宝黛恋爱,并没有所谓的清新脱俗之处,他们的恋爱就是最正常的恋爱,可讥笑的是,“正常”二字恰恰是这份情感的难得之处。可能是因为“恋爱”这个词,被污染地太严重了,导致大家忘记了恋爱原来的面目。宝玉、黛玉的恋爱,不管是在《红楼梦》配景年月的封建社会,还是在当今现代社会,都显得很难得,因为无论是古代,还是现代,能配得上“恋爱”二字的男女之情,是少之又少。
《红楼梦》中的世俗恋爱我们暂且不分析宝黛恋爱的难得,先来说说《红楼梦》中其他人的“恋爱”!《红楼梦》中有许多对伉俪,但险些所有伉俪都继承不起恋爱二字。好比贾政和王夫人,他们是伉俪,风风雨雨这么多年,可他们之间有恋爱吗?纵观《红楼梦》全书,这对伉俪俩险些没有言语攀谈,只有第33回“不肖种种大承笞挞”,贾政要往死里打贾宝玉,王夫人哭着跪下恳求贾政,这就是书中这对伉俪唯一的一次言语上的交流。贾政爱王夫人吗?亦或者说,王夫人爱贾政吗?恐怕两个问题的谜底都是否认的。封建古代社会,尤其是贵族之间的婚姻,遵循的基础原则是“政治攀亲”,当年贾政迎娶王夫人,就是这种世俗攀亲的产物,甚至有可能贾政压根没见过王夫人,两人就在婚房碰面了。
而且根据贾政念书人的性情,他应该并不喜欢王夫人这样文化水平不高,同时身上又沾染权宦气息的女子。贾政给大儿子贾珠挑选妻子,选择的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,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教育部部长的女儿;其后迎春嫁给中山狼孙绍祖,贾政也因为孙家并非诗礼簪缨之族,心中不太同意,还规劝过哥哥贾赦一番。这些细节都可见贾政的性情偏好,他和王夫人的婚姻完全由不得自己,全都是别人摆设好的。
而恐怖的是,这才是谁人时代的婚姻常态,贾琏和王熙凤、贾珠和李纨、贾珍和尤氏,等等等等的婚姻,全都是“怙恃之命,媒妁之言”,两个当事人不管愿意不愿意,都要照办。所以,在封建时代谈“恋爱”两个字,自己就属于离经叛道的领域,敢搞自由恋爱,那要被千夫所指,男的要被社会摒弃,因为他是个不忠不孝之人,在婚姻问题上居然不听家长的话;女的则被冠上种种不堪的污名,这辈子别想抬头做人了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,犹如石头缝中长出的嫩苗一般,抛开你现代人的上帝视角,单看谁人时代,这份恋爱的发生,就已经弥足珍贵了。
现代的世俗恋爱我们再回到我们当今现代,虽然不再受到“怙恃之命,媒妁之言”的限制,可是这并不意味着“恋爱”泛起的概率会蓦地升高。我们不说特殊情况,只论普遍现象。
笔者固然认可,在这个时代,一定有纯粹如宝黛一般的恋爱,但终究是少数,许多的“恋爱”往往不是恋爱,而是种种利益考量后的产物。男女双方从容貌、性格、性情、家庭配景、经济收入等等方面举行考量,然后从中选择自己的朋友,这就导致许多人总是带着目的性在寻找朋友,这已然跟恋爱二字南辕北辙。
笔者在网上通常看到一些完婚的视频,男女双方就地因彩礼、下车钱、改口费等问题发生争执,底下便有网友评论:好好的生意业务,搞得跟恋爱似的。所以这么一比力,我们就会发现,现代社会虽然思想开化了,但人们骨子里的一些工具还是跟几百年前一样。而且即即是男女之间相处,也讲求“有招有式”的恋爱,你试探我,我磨练你,称不上纯粹。可叹的是,正是这些工具,组成了人间烟火气,让人以为温暖,也是这些工具,有时将人心冰冻到零点以下,所以我们很难评价这种世俗恋爱的对错。
宝黛的恋爱而我们反过来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,就会发现这份情感的难得。宝玉和黛玉的恋爱很洁净,洁净的一尘不染,两人从小一起长大(不思量书中的神话色彩),同息同止,青梅竹马,青梅竹马,贾宝玉体贴林黛玉,不是觊觎黛玉的美色;黛玉喜欢宝玉,也是出于一颗真心,而不是因为他是荣国府的活龙。
于是我们看到,第34回贾宝玉被贾政笞挞,卧病在床,薛宝钗来探望宝玉的时候,一边规劝宝玉,一边险些落泪,贾宝玉看到宝钗伤心的容貌,他心中却格外开心,以为自己的伤受的太值了,竟能收获宝姐姐的心疼。可其后林黛玉来探望宝玉的时候,贾宝玉的第一句话是:你又做什么跑来!虽说太阳落下去,那地上的余热未散,走两趟又要受了暑。我虽然挨了打,并不以为疼痛。我这个样儿,只装出来哄他们,幸亏外头散步与老爷听,其实是假的,你不行认真。
两下对比,崎岖立现。对于薛宝钗,她越伤心,贾宝玉越兴奋,因为他以为自己“护花”事业取得了回报,可对于林黛玉,他却生怕这个女孩子伤心,明显自己被打得连床都起不来,连慰藉黛玉说自己是装的,你不行认真。这就是恋爱最纯粹的容貌,爱到深处,忘了自己,只剩下对方;林黛玉也是满心里只有贾宝玉一小我私家,第44回王熙凤的生日宴上,贾宝玉偷偷带着茗烟出府去祭祀金钏,回来还撒谎说自己去北静王那里去了,众人信以为真,只有林黛玉明确宝玉迟到的真相,她居心说: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,不管在那里祭一祭而已,肯定跑到江边子上做什么?俗话说“睹物思人”,天下的水总归一源,不拘那里的水,舀一碗看着哭,也就恣意了。
从这个细节,也足可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三观高度吻合,因为相互相识,互为知己,所以她才气猜到贾宝玉去干了什么,并隐晦地劝他以后不要干这种危险的事,不妨换个方式祭祀金钏。也正是因为两人心灵相通,贾宝玉每次跟黛玉表明(第32回的诉肺腑,第34回的赠旧帕),话未张口,黛玉心中已然明晰,最终化成短短的“你放心”三个字。
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,跟通俗意义上的恋爱,既有相同之处,好比相互体贴对方,以致忘了自己;同时,又具有特殊性,他们俩完全是心灵知己,三观高度吻合,不需要相互翻来覆去地向对方解释什么, 只需要一个眼神,两人就了然相互心思,这是最难过的。但如果以宝黛恋爱的尺度,来作为权衡恋爱的标杆,那么预计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“恋爱”,都是赝品,从社会学角度来看,这也是家庭伉俪矛盾发生的一个心理诱因,值得一警。本文乃“红楼不红”原创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本文引文均来自《红楼梦》脂砚斋品评本80回本,图片泉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实时联系删除,谢谢!。
本文来源:亚搏体育app-www.cngywj.com